剧中一段长达8分钟的板腔体结构唱段,即冬子妈即将慷慨赴死前的“绝唱唱段”——第19曲《灯火啊,你越拨越亮》,成为这部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的一大亮点。在这个唱段中,冬子妈表达出了她对长征路上的红军、对儿子、对丈夫、对乡亲们、对革命的美好祝愿,表现出了她作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高贵品格和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大长板腔体唱段的运用不仅使冬子妈的形象更为丰满,还重新拾起了一段时间以来大多数民族歌剧所淡化或放逐的戏曲音乐表现形式,让广大观众重新领略到了板腔体唱段的艺术表现力。
这部歌剧音乐的成功之处还体现在对人物形象塑造得恰到好处。比如,位于第五场的第14曲《红薯煮的饭》(吴修竹与游击队员合唱),运用江西民歌《斑鸠调》的音调写成,充分表现出了革命战士胸有朝阳、乐观开朗的精神风貌。这就像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这一仗打得真漂亮》一样,洋溢着浓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革命历史题材舞台演剧中的重要“桥段”。再如,第三场、第八场第6曲和第18曲(a)《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胡汉三与还乡团唱段)及位于第三场的第8曲《别怪我心狠手辣做事绝》(胡汉三与还乡团唱段)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反面人物胡汉三及还乡团的艺术形象。这两个唱段不但运用了戏曲的锣鼓,而且还借鉴了戏曲“黑头”的表演风格,体现出中国戏曲对民族歌剧的哺育和支撑。此外,该剧的合唱和管弦乐也显得极为饱满和丰富,且具有较强的戏剧张力。尤其是第一场第4曲《告别亲人》和第二场第5曲(b)《一根竹竿容易弯》,前者表现长征出发时红军将士的英雄气概,后者则表现红军长征后坚守苏区的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对党和红军的无比信赖。
责任编辑:张丹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