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凯发网址

2024-02-07 10:15:58 德清新闻网

中新网3月15日电 香港中通社14日发文说,3月14日,中国全国人大第十一届五次会议闭幕,温家宝举行第十次、也是任内最后一次中外记者会。中国时报大陆新闻中心主任记者王铭义指出,这次温家宝答问语速极慢,“心情难免有点伤感,不过对重大问题的表达都很明确、严肃响应”。 文章摘编如下: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缓缓说出这句话,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抿紧双唇,头微微扬起望向远处。 3月14日,中国全国人大第十一届五次会议闭幕,温家宝举行第十次、也是任内最后一次中外记者会。10年前,他曾在同样场合咏诗言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自2003年开始,10年10次记者会,“古诗词开场白”已成为温家宝的个人标志。这一次,面对约800名中外记者和中国民众,这位 “诗人总理”,引用汉朝黄石公《素书》中的词句阐述做人原则。“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意即:恪守信义,而不稍加改变;受到嫌疑,而能居义而不反顾。 记者抛出的首个问题即是让温家宝评价自己的工作。“我真诚希望,我、连同我这一生,给人民做的有益的事情,人民都把他忘记,并随着我日后长眠地下而湮没无闻。”温家宝摇了摇头,一字一顿咬出“忘记”二字。 对于中国民众而言,温家宝的形象亲切、温厚、稳重,但也有坚毅和刚强的一面。“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奋斗一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说这些话时,69岁的总理语气铿锵。 时间过去两个半小时,大会发言人李肇星起身凑到温家宝旁耳语几句。“对不起,我们记者会……”李肇星刚一张口,温家宝就打断他说:“如果不累的话,再问两个问题。”全场一阵欢呼的笑声,手臂齐刷刷举起。 记者会直播过程中,网络上的评论汹涌而至。不少微博网友说,温家宝坦诚应答是官员们的榜样。整场记者会共有14位记者获得提问机会,分别来自6间内地媒体、6间外国媒体,此外台湾和香港媒体各提问1次。外媒所在地包括美国、新加坡、卡塔尔、法国和英国。 “我认真、没有敷衍地回答了记者朋友的每一个问题,整整3个小时了。是不是可以结束了?”临别前,温家宝走下主席台与记者握手、致谢、问候。 “这不仅是温家宝记者会时间最长的一次,很可能也是历来总理记者会最久的。”中国时报大陆新闻中心主任记者王铭义参加总理记者会的历史逾20年。他对中通社记者说,这次温家宝答问语速极慢,可能与最后一次见记者有关,“心情难免有点伤感,不过对重大问题的表达都很明确、严肃响应”。法国《巴黎竞赛画报》一位记者认为,温家宝感性、理性兼具,是位形象鲜明的政治人物。(王玉)

责任编辑:李灵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