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其社会效益能够充分实现,是党的文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艺工作者要明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文艺创作要避免“和群众的需要不相符合,和实际斗争的需要不相符合的情形”;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则从艺术起源的角度高度肯定了人民的需要对艺术发生发展的驱动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文艺“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将人民需要看作贯穿文艺活动始终、评判党的文艺工作成功与否的价值坐标,展现出在新的历史阶段党对文艺工作理论内涵的深化和拓展。
责任编辑:陈芃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