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于去年12月就任之后,立即启动了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更加激进的刺激经济政策。不过,“安倍经济学”尽管符合通货紧缩条件下刺激政策的需要,但历史实践表明,长期扩张政策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刺激越久效果越差。日本实施刺激经济政策20多年来,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1.1%。更为严重的是,长期刺激经济政策,为日本经济的后续发展埋下了巨额财政赤字和庞大债务负担的隐患。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经济刺激计划的总支出规模达75万亿日元,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左右,为此必须大规模发行国债。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日本国家债务余额历史上首次超过1000万亿日元(约合10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两倍多,债务/gdp比率居发达国家首位,比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欧债危机重症国还高。权威机构预测,到今年年底日本的债务规模会达到1100万亿日元,折合11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gdp的250%。
被庞大债务负担压得喘不过气的安倍政府最终抵制阻力,不得不下决心调高消费税率以挽救财政危机。实际上,早在去年8月日本国会就通过了一项销售税率上调的议案,计划到2014年4月把日本的销售税率上调至8%,到2015年10月进一步上调至10%。这是日本朝着财政整顿迈出的一步。但这一议案,在安倍上台后就暂且搁置了。从今年5月到9月,安倍政府对提高消费税率对经济增长及重振财政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因为在这种财政困境下上调税率是一把双刃剑,所以人们对该政策的最终效果分歧很大。支持上调消费税率的有日本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他们认为,上调消费税率是抑制日本公共债务膨胀和防止投资者对日本国债失去信心的必要手段;而反对阵营则担心,此举会导致日本经济重新滑向衰退,上调消费税率计划短期可以在2013-2014财年为日本经济增速作出预计0.2个百分点的积极贡献,等上调消费税率落到实处,消费者将相应地缩减消费,又会在2014-2015财年给日本经济增速带来0.6个百分点的负面拖累。同时,消费税增税对总需求的抑制会让日本难以如期实现2%的通胀目标。
责任编辑:王子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