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 凝聚共识谋开局 坚定信心促开放-凯发网址

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两会 | 凝聚共识谋开局 坚定信心促开放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 2023-03-07 10:41:10

编者按

三月春来早,奋斗向未来。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开幕会上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我国发展取得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成绩,也设定了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今天,本报编辑部邀请了四位嘉宾一起来学习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外贸、外资、“一带一路”建设等对外开放内容的重要论述,期望对相关工作的推进有所启发。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曼 张寒梅

嘉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 蓝庆新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张晓涛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商贸研究所副研究员 揭昊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 朱明皓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过去五年经济发展成就的评价?其中关于对外开放的内容,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蓝庆新:过去五年,在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成功克服了疫情反复冲击,有力抵制了逆全球化思潮,有效应对了美西方的围堵和地缘政治冲突,对内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制度改革,对外推动高水平开放,推进国际合作,成就斐然。正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那样“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对外开放领域,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中国通过持续的制度型开放,形成制度改革创新红利,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rcep生效实施为契机,不断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开放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发展空间,极大激发了企业活力,形成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韧性和磁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吸引外资、对外投资量增质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冲击、全球经济衰退和美西方围堵造成的冲击,对提升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晓涛: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更有力促改革促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以及与现有国际制度规范的兼容性,有利于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推动构建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公平正义为保障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支持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不断开创国际经济合作新局面,推动rcep生效实施,建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这是我国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对世界经济产生持续而长远的积极影响。

朱明皓:在日益严峻且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持续保持稳健发展,尤其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产业链供应链的良好韧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对外开放来看,我国已经从原来的被动式开放走向主动式、引领式开放,以及更加高水平高质量的开放。工程机械就是一个典型的行业,在国外市场产生需求后,快速形成国内庞大的市场供给能力。我国持续不断开放国内市场,从传统制造到金融再到服务,开放范围不断扩大,试点试验开放政策不断推出,更好地发挥了吸引优质外商投资的作用。从主动作为来看,我国高质量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创新多边贸易合作方式,技术合作、产业合作、服务合作三位一体推进进出口贸易发展。

揭昊:在总结对外开放成就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发展外贸新业态,新设15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这已是政府工作报告连续10年提及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随着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相继“扩围”,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的政策文件不断出台,为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新渠道,也为我国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注入了新动能。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今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发展目标,外贸、外资、“一带一路”建设等对外开放内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张晓涛:5%左右的发展目标,既释放了经济基本面向上修复的信号,兼顾增长的质量与速度,也考虑到了今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潜在挑战,比如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等。外贸应一面努力开辟海外市场,推动外贸规模扩大,同时也要关注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重构中可能面临的挑战,追求外贸高质量发展与结构提升,实现货物贸易升级、服务贸易创新以及数字贸易发展,稳住外贸规模基本盘,优化外贸结构,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外资方面,应注重从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三个方向不断强化优化中国营商环境,逐步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创新活力。

朱明皓:5%左右的发展目标是充分适应国际环境、国内市场需求所提出来的。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在服务业吸引外资参与国内竞争,以智能产品和绿色产品为主引导进出口产品高端化发展,持续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能和产业链方面的合作,是稳定全球产业链健康稳定的重要保障。

揭昊:5%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符合市场的普遍预期,是实现我国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客观要求,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消费、投资、出口都与对外开放息息相关。毫无疑问,我国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将继续提质扩量,共建“一带一路”将创造更多互利共赢新成果。

蓝庆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gdp增长目标合理明确,稳中求进,是对国内外形势进行精准判断和把握、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的。外贸、外资、“一带一路”建设在实现gdp增长目标上都会扮演重要角色。外贸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进口也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和消费层次提升,从而增加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稳定预期,激发干事业热情。外资企业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形成的服务和出口效应,以及在供给侧形成的财富效应,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不可低估。“一带一路”建设10年来,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出口市场多元化,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发展越来越快,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中东欧、中阿、中国上合、中非等合作日益紧密,为中国企业打造以我为主的产业链,对冲美西方遏制、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渠道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实现2023年目标,我们必须发挥对外开放带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正向效应。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并提出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对接力度等措施。在您看来,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朱明皓:从当前形势来看,产业链供应链脱钩将严重挑战现有国家经济合作格局,技术封锁、人才合作中断都将对对外开放产生重大挑战。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制造业增加值已占全球比重近30%,产品门类最为齐全,为全球化提供了坚实保障。高端装备的优势是深化对外开放的基础,开放的中国大市场也必将为国际合作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张晓涛:中国发展将为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供新机遇。近年来,有些外资制造业可能会因经营不善或竞争激烈而退出中国市场,但与此同时,为了适应中国制造业高端化的需要,很多国际高科技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力度也逐步加大。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外资也将适应经济转型需要,从关注数量转向强调质量,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中国加快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例如施行外商投资法,为在中国市场投资的外商提供了透明、公平、可预期的法律保障。然而,吸引外资也面临着挑战,包括我国利用外资仍呈现“东重西轻”的局面,吸引外资的“软环境”有待改善,突发事件与政治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影响。

揭昊: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好外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在化危为机中把握主动,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巨大的优势,积极回应外资企业关切,全力打造全球一流营商环境,让更多外资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蓝庆新:当然,对外开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美西方围堵制裁,经贸合作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鼓吹对华脱钩断链。二是部分东南亚南亚国家发挥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优势与我形成经贸领域竞争性替代,造成订单转移。三是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对国际市场预期形成一定负面影响。四是全球经济回落,带来外需下降。五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主持人:您认为该如何应对当前的一些挑战,在推进高水平开放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揭昊: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统一竞争规则,强化监管执法。同时,发挥好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平台载体的作用,积极探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国际舞台上,坚决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朱明皓: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压减各种负面清单,推进制造业全面开放。同时也要创造“走出去”的有利环境,积极支持高铁、电力等优势产业以总包总运营的方式参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链在“一带一路”的有效布局。

蓝庆新:推进高水平开放,制度型开放是抓手。我国应当持续推进开放体制的改革创新,落深落实rcep,对接cptpp、depa等高水平经贸规则,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为抓手,实施提质升级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不适合持续扩大开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打造宜商宜居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焕发开放经济的勃勃生机。另外,还应进一步推动我国服务业开放,深化服务贸易发展,出台全国版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服务领域中加大国际合作,让中国服务和中国制造一样亮眼世界。办好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国际合作平台,充分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发挥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作用,推动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了解并能充分利用国际规则,应对各种贸易投资保护主义,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张晓涛:中国以开放促进改革,以开放推动创新,既有利于中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也为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开放的中国市场为全球贸易、投资、生产带来增长。推进高水平开放,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高水平的国际循环赋能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行稳致远;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深度对接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包括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试先行,加力推进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通过申请加入的过程创造改革的时间。总之,推动制度型开放重在政策的贯彻落实。完善法律法规、讲求公平公正,用法律法规落实对外开放政策,建立有约束的国际协议履约执行机制。

主持人:感谢各位的分享。从党的二十大到今年的全国两会,不凡成就激励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信心,在发展中迎接挑战,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昂首前进。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中国贸易报©凯发app的版权所有2006-201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