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陈钧 任江兵 2020-05-09 17:34:48
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发展速度放缓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简称重庆保税港区)交出亮眼成绩单: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68.65亿元,同比增长3.75%;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2.32亿元,同比增长38.1%;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9.28亿元,同比增长53%,占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的63%。
作为重庆重要开放引擎,重庆保税港区如何保持动力不减?记者对此展开采访。
向企业派出“驻厂服务员”
疫情中打出“组合拳”为企业解围
今年春节,纬创资通(重庆)有限公司(下称重庆纬创)副总经理魏国珍、行政暨人力资源处处长何志勋,没有像往年那样回家乡台湾省亲,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重庆保税港区的工厂里。
“疫情期间,要在保障员工健康的前提下有序生产,我们需要做好每个细节。”魏国珍说。
重庆保税港区围网内,有翊宝、仁宝、旭硕、纬创等4家重点智能制造企业,生产的各种智能终端出口到世界各地,每年为重庆贡献近千亿元工业产值和全市约五分之一的进出口额。
今年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对这4家企业造成较大影响。由于人员流动受到限制,截至2月底,4家企业产能恢复仅60%,产业工人复工率仅40%。这让今年前两个月重庆保税港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一度同比下降14.4%。
如何稳住工业产业基本盘,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重庆保税港区面临严峻挑战。
“疫情防控压力大、产能下滑、订单减少、原材料供应不足、物流运输给合成本上升等困难一起‘围困’企业,我们必须一项一项解决,才能有效推动企业稳产、增产、达产。”重庆保税港区有关负责人说。
为解决企业困难,重庆保税港区在向4家企业派出“驻厂服务员”的同时,还打出一套“组合拳”:
针对复工复产备案申请办理,重庆保税港采取“一人办”“全程办”的工作机制,快速审批。4家企业于2月11日全部实现复工复产。
针对工人返岗难问题,重庆保税港区积极协调市人力资源部门,在加大人力资源招募的同时,还助力企业开通200余辆“点对点、门到门、一站式”直达专车,前往市内18个区县及四川广安等多个外地城市接回员工。截至4月28日,4家企业产业工人已达4.2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50%。
针对配套供应链供给不足的问题,重庆保税港积极与供应链地区政府协调,优先保障供应链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全产业链快速恢复生产;针对物流运输困难,优先推动物流运输企业复工复产;针对企业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增大的困难,及时帮助企业申请和兑现市政府系列暖企政策等。
魏国珍表示,这套“组合拳”切实为企业解围,帮助企业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向高附加值环节进军
用延伸产业链和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益
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保持竞争力?
重庆保税港区成绩单背后,有这样一条路径:通过推进企业产业融合升级,延伸产业链,稳步提升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019年6月4日,重庆翊宝智慧电子装置有限公司(简称翊宝)首票全球维修货物正式出区发往美国,实现全球维修业务“零突破”;2020年,翊宝维修业务量预计将达到100万台。
今年3月,总投资5亿元的纬创智慧制造5g研发中心项目正式落地重庆保税港区。纬创研发中心将打造研发、制造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实现生产制造和生产研发的无缝衔接。
重庆保税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保税港工业增加值率实现38.1%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企业扩展上游和下游产业链,实现了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增强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重庆保税港区还推动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今年以来,保税港区重点企业新启动了3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总投资近2亿元。其中,旭硕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将建成投用一条全自动化组装线,成为港区首家实现单条计算机产品组装产线工序全自动化生产企业。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重庆保税港区智能终端企业已投入智能化改造资金10亿元,企业整体生产良品率已提升至98.5%,平均降低生产成本10%,生产效率提升30%,人力减少30%。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动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力争到2020年港区智能终端产业加工制造整体自动化率提升至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平均达到50%。”重庆保税港区产业一部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称,今年重庆保税港区还将加快围网外工业产业布局,围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依托现有电子产业体量,重点打造核心零部件配套产业集群,力争今后网外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53%
抓住发展“风口”充分释放服务贸易活力
今年受疫情影响,传统产业受到较大冲击,但跨境电商却迎来了发展“风口”。而重庆保税港区提前布局,充分把握住了这次机遇。
近年来,重庆保税港区吸引阿里巴巴菜鸟、唯品会、考拉海购等全国前三强跨境电商企业;在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又累计吸引了32家运营企业、170余家平台企业,带动形成了中小跨境电商企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这让跨境电商行业在疫情期间展现出逆势而上的活力。
今年一季度,保税港区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9.28亿元,同比增长53%,占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的63%,其中进口交易额约7.44亿元,成交订单475万票,约占全市订单总量的78.77%,实现跨境电商综合税6977万元,约占全市进口业务综合税的58.94%。
虽然疫情阻挡了部分市民出国消费的步伐,但在重庆保税港区的“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仍可买到货真价实的海外特色商品。
“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以国家馆的形式汇聚全球一流商品,目前已打造了包括德国馆、捷克馆、马来印象馆、俄罗斯商品馆、泰国生活馆、意大利馆、澳洲馆、新西兰馆-澳新生活体验中心、肯尼亚风情馆、瑞士馆、美国馆、波兰生活馆、斯里兰卡馆等20个国家馆。
该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内,展示交易中心将新增5个国家馆,特色商品种类也将由5万个增加到5.5万个。目前展示交易中心正向重庆海关争取“保税网购 线下自提”模式。该模式下,消费者可直接在展示交易中心购买并提货,增加购物体验。
推进业态创新是保税港区服务贸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4月初,在重庆海关的支持下,重庆保税港区跨境宠物食品也取得实质性突破。自今年2月中下旬至3月底,港区空港仓已累计到货入库宠物食品10808件,累计发出1596单,且随着备案品种日益增多,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2019年底,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国际进口超市宠食直营仓落地空港菜鸟保税仓,今年3月空港考拉海购仓直营宠食项目也启动运行。同时,保税港区还引入海内外优质企业入驻宠食项目,目前已引进全球11个品牌,备案近百个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