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寒梅 2023-11-09 09:46:46
“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催生了服务贸易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亮点,在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程中,为各领域带来了颠覆性变革。”在11月6日举办的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探寻国际数字治理之道 同创数字产业发展之机”分论坛暨数字贸易创新高端对话上,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表示,数字技术创新带动了传统服务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优化升级,为服务贸易开辟了新的广阔发展空间。
据世贸组织统计,2022年全球可数字化交付服务出口额达4.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在全球服务出口中占比达到56.8%。此外,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额达到2.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8%;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额达2.0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6%。
以实体经济制造业见长的江苏省为例,其服务贸易发展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方伟介绍,该省近年来发挥产业优势,推动服务贸易与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能。
“2021年,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570.9亿美元,同比增长9.3%,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服务外包规模连续14年位居中国各省区市的首位。”方伟表示,当前全球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展不断加快,江苏省坚持把数字贸易作为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方向,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基础,探索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数字贸易发展路径。力争到2025年,全省建成30个数字贸易基地,培育50家以上出口超亿美元的数字贸易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技术助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相关问题挑战也不容忽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彭森表示,得益于我国完备的网络基础设施、宽松的隐私保护环境,我国数字经济企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加速创新并孵化出许多新的数字经济业态。但我国数字经济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特点,用户市场规模较大而技术优势不突出,关键领域的创新能力不足,与数字经济领先的国家还是存在差距。
“一些地方政务数据共享程度不高,缺乏融合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同级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着壁垒,难以满足智慧服务建设和管理服务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为当前的体制创新、制度供给提出了重大课题。”彭森指出,数字科技同时具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双重因素,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都从技术上提高了生产效能,而数字要素的快速发展流动和巨额投资,也必然以推动突破原有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特征。因此,数字经济发展在宏观层面上必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呼应。
对于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彭森认为,要坚决维护有效市场,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突破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通过政府和市场形成合力,进行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以及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要积极参与数字技术国际标准制定,主动加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的谈判,推动数字经济领域扩大开放。
此外,新加坡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刘燕玲还分享了新加坡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她表示,与数字中国规划类似,新加坡有“smart nation”(智慧国)计划,旨在发展充满活力的数字经济,同时建设稳定、安全且具有包容性的数字化社会。
刘燕玲介绍,新加坡数字经济在2022年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1060亿新元,占新加坡gdp总量的17.3%,创造了超过20万个就业机会。轻资产低门槛的数字经济除了具备快速发展的特点,也加快了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连接,还提供了更多元的发展潜能。
“在过去30年,我们目睹了国际贸易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主要动力,提高了数亿人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数字化具有推动全球贸易的巨大潜力,能够加强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让整体经济运作更有效率。”刘燕玲说道,各国须共同合作,齐心协力优化跨国和跨境数字生态大环境,如中新两国已经通过现有的双边合作平台,在数字贸易、数字治理、跨境数据流动等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
对此,姜增伟也表示,应推动各国在数字领域良性竞争与共同发展,加强跨境数字基础设施合作,在数据流动、市场准入、税收、知识产权、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等方面,增进共识和信任,共同营造开放、合作、包容、安全的贸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