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凡 2023-11-14 08:54:23
第六届进博会日前落下帷幕,取得丰硕成果。数据显示,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参展企业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89家,为历届之最。在世界经济复苏还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连续六年持之以恒地举办进博会,以高水平开放的姿态让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发展机遇,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树立了典范。
回顾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举办进博会也是中国迈向高水平开放过程中的一次有益试验——面向全球各国提供了一个中国单边开放的平台。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实际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各阶段的特色又各有不同。第一个阶段是“引进来”,这一时期,我国主要是面向西方发达国家开放,希望引进先进的理念、技术、人才、资金来实现自身发展;第二个阶段是“走出去”,鼓励中国企业发展出口,对外投资,主要对象仍然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发达国家;第三个阶段是“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面向各个国家,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中国都欢迎各方共享发展机遇。
与过去几十年不同的是,目前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逆全球化潮流来临、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跨境贸易投资形势不容乐观,这给中国对外开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应对这一系列挑战仍然要从经济层面入手。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建议,在举办进博会的基础上,中国可面向一些国家试点推进单边开放,以更好应对贸易投资所面临的障碍。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也有益于推动我国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单边开放的重要抓手,就是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一方面,这有利于构建一个稳定的对外开放环境。当下的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着困局,许多国家选择搭建双边或小范围的多边贸易体系,纷纷签订自贸协定、投资协定,以保障各参与方是互惠互利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国家要么由于政治因素干扰等情况,不愿开放过多本国市场,要么有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体系不完善,开放市场也不现实,这限制了自贸协定或投资协定的作用发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实施单边开放,就可以利用我国市场规模大、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完备的特点,持续吸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对华业务,在促进全球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向我国集中的同时,也夯实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底座。需要注意的是,单边开放也需要种种测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因此,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试验田的角色的戏份也会越来越重。
另一方面,这也给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目标和抓手。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了22个自贸试验区,覆盖了东中西部地区,推出了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但需要指出的是,当下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仍然存在着微创新多而集成性、系统性制度创新少的局面,制度创新成果应用于国际经贸谈判中的仍然相对较少。而我国已经加入的rcep和目前正在申请加入的cptpp、depa,都是成体系、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因此,我国应在自贸试验区先行测试实施cptpp、depa相关条款,为申请加入二者做足准备,以先期形成一批集成性、系统性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后续制度型开放树立样本。
从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实际形势看,发展稳定、可持续的中欧关系、中国东盟关系、中日韩关系十分重要,面向这些地区实施单边开放具有现实意义和示范效应。中欧cai虽然被欧洲议会冻结,但仍有专家提出,我国需要通过单方面实施cai条款内容,以促进中欧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以此类推,我国也可向东盟试点单边开放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一些内容,向韩国、日本试点单边开放的中日韩自贸区内容等等。抑或可以找到对东盟、日韩、欧洲开放的公约数,推出对各方均适用的单边开放方案,以促进经贸合作,增加互信。
我们常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平稳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一跃而起,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国际政经形势风云激荡,中国更应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定盘星。唯有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不断推进高水平开放,不断扩大单边开放,我国才能在动荡的形势中保障安全的同时,仍然保持对全球各种资源的吸引力,为我国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夯实基础,也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