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东洋 2019-08-14 09:40:50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农产品格局中重要的贸易大国。”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世界贸易中心协会全球理事、世界贸易协会农业咨询委员会主席张鸿善日前在世界贸易中心展览会上表示,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快速增长。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从2001年到2018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79.2亿美元增长到2168.1亿美元,年均增幅达12.8%。其中,农产品出口额由160.7亿美元增长到797.1亿美元,年均增长9.9%;进口额由118.5亿美元增长到1371亿美元,年均增长15.5%。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位。
近年来,我国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沟通交流,持续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了相互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总体来看出口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2018年,对东盟、日本、中国香港和欧盟前四大出口市场的农产品出口额为470.6亿美元,占当年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9%。
另外,中国与非洲的农产品贸易潜力也很大,非洲市场前景广阔。莫桑比克农业部农业林业司司长佩德罗·迪祖库拉表示,莫桑比克发展农业生产存在很多局限,比如在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基础薄弱,影响了农业发展。目前,莫桑比克的水稻产量仍然满足不了国内需要,每年需要进口30多万吨水稻,而中国则是水稻生产大国。今年,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发起的《关于加强中非水稻领域南南和三方合作的倡议》,旨在利用各个凯发app的合作伙伴的优势,加强中非在水稻领域的合作,涉及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攻关、产业投资对接等多个方面。
“这一倡议在中非水稻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多个方面为接下来的合作与具体落实指明了方向。”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南南基金项目处处长张宁透露,在倡议发出之后,中国—莫桑比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合作项目立即启动。该中心是中国在非洲的首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水稻为主,也涉及蔬菜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日前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非农业存在互补性。中国养殖业非常发达,在农业领域经验丰富,农业设备设施先进,可传授经验给非洲国家,双方在农业、畜牧业等领域的合作有很大的空间。
一家饲料生产企业国际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企业不断引入精益生产,持续改善产品质量、成本和交货期,提高产品竞争力,使产品远销非洲、欧洲、大洋洲、美洲和亚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他们生产的酵母培养物进入东南亚市场;2018年,酵母培养物成功打开欧洲市场。他们生产的饲料所需要的维生素c,每年仅向韩国就出口100多吨。
此外,跨国农业合作示范园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更加有利于中国企业农产品出口。“跨国农业合作示范园等越来越成为世界农业与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执行会长权顺基表示,我国一批海外农业园区、跨国科研项目正扎实展开,海外农业科技合作网络越织越密。
河北百斗嘉公司兼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化肥厂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学军举例说,中吉农业产业示范园是一个涵盖化肥、种子、农机、农药、现代牧业等全产业链的项目。希望用中国技术全方位提升吉尔吉斯斯坦农业现代化水平。而作为产业示范园的核心项目,国家化肥厂也是吉尔吉斯斯坦农业领域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推进中。
中吉农业产业示范园并不是一个特例。记者了解到,中国—柬埔寨热带生态农业合作示范区以香蕉产业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标准,并被柬农林渔业部采纳,向中国成功申请了香蕉出口资质。今年5月22日,首批输华香蕉从柬埔寨金边运抵中国上海,这也是柬埔寨水果首次出口中国。目前,从柬埔寨进口的香蕉均采取绿色无公害种植,价格和国内香蕉基本持平。
“尽管目前设立境外农业园区的企业数量还较少,但该模式在未来将会成为趋势,建议中小企业可多借助已设立的境外合作园区这一平台。”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研究所副研究员于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