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造凭实力胜出-凯发网址

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中国建造凭实力胜出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2022-12-15 08:45:31

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卢赛尔体育场。尼 库摄(新华社发)

  卡塔尔世界杯正如火如荼进行。无论是世界杯主体育场、运动员村,还是为赛事提供保障的水电项目、基础设施等,都有着中国建造的身影。这背后展现了中国建造拥有着哪些科技和建造实力?中国建造获得认可的底气何在?

  中国建造走出国门

  作为世界杯主场馆,卢赛尔体育场由中国铁建全资子公司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该项目是中国企业首次以设计施工总承包身份参建的世界杯主场馆,同时也是中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

  铁建国际中东区域公司总经理王雷介绍,在招标时,铁建国际击败了9个国家的11家竞标者,最终拿下了卢赛尔体育场的总承包合同。由于该项目为联营体共同参与项目,且联营体双方风险共担、利润共享,为适应市场趋势,加强与合作各方的融合,公司坚持以技术加商务赢得信任。从前期跟踪投标,到后期具体实施,中国铁建带领的项目参与方涉及50余个国家的200多家企业,建立了覆盖全球的高效合作网络。

  “卢赛尔体育场项目在工程规模、投资总额、实施难度、专业复杂度、技术先进性和施工精度控制要求等指标上均达到了国内外同类项目的最高水平。公司在设计方面做了240多项优化项目,使场馆建设更加绿色、环保,同时造价更低。”王雷告诉记者。

  由于卡塔尔没有完整的河流和永久性湖泊,导致淡水资源异常紧缺。世界杯期间运动员和观众用水问题亟待解决。卡塔尔战略蓄水池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的e标项目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两座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单体最大水池,一座大型加压泵站以及系列配套设施。

  “中国能建曾在科威特参与承建科威特苏比亚配水工程,积累了沙漠干旱地区大型蓄水池建设经验,另外还在加纳等国参与水厂项目建设,为同类项目做好了技术储备。”中国能建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熟练掌握中东地区市场规范和技术标准,为成功竞标卡塔尔战略蓄水池项目提供了助力。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王生辉表示,工程建设行业是我国最早实现“走出去”的行业之一,相当一批中国工程建设企业已经在国际市场耕耘多年,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打造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标志性工程,这也成为展示中国建造实力的最好例证。

  中国方案赢得认可

  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风沙大、日照强,一年里有6个月以上温度超过30摄氏度,最高温度可达50摄氏度,沙漠地区风速经常超过每小时60公里。传统建造工艺在此种环境下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施工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中国能建有关人士表示,卡塔尔战略蓄水池项目人员坚持技术创新,通过改变混凝土配合比,使得浇筑的混凝土不会因恶劣环境而产生质量问题。项目建设从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到管理要求都极为严格。

  在卢赛尔体育场项目建造过程中,铁建国际也展现了最新的技术应用。王雷表示,项目在前期策划和设计阶段进行了大量数字化仿真模拟、施工阶段采用了领先的智能建造技术,在项目竣工交付阶段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数字孪生模型,成为首个具备在超大型世界杯足球场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深入运用bim技术的中国企业,填补了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阿尔卡萨电站项目承建方中国电建所属贵州工程公司总经理王远辉介绍,该电站共使用180万块光伏组件。其中,光伏板配备跟踪系统,能根据阳光的照射自动调节最佳角度。双面组件还能最大限度利用地面反射光发电。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企研究专家李锦认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既体现在产品上,更体现在建设、服务等全方位上。中国建造已经不是一般的建造,更是高层次建造,是从产品到服务全产业链的输出。

  中国企业获得信任

  本届世界杯是首届“碳中和”世界杯。在能源供应方面,由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卡塔尔首座光伏电站阿尔卡萨电站项目为“绿色”世界杯贡献了力量。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季晓勇介绍,阿尔卡萨电站项目是第三方市场合作、国际产能合作的典范。项目开发商来自卡塔尔、日本和法国,epc(设计—采购—施工)承包商是中国电建集团作为母公司和其所属的子公司组成的联营体。电站设计、咨询、设备供应商等来自数十个国家,项目分包商的构成也充分体现了整合全球资源。

  “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建造企业能够获得更多信任,主要是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支撑。”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中国建造企业近年来快速发展,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形成竞争力,再加上供应链高效运行,成本优势显著。同时,政策大力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

  “现在,中国企业在技术、管理理念上日益成熟,履约能力更是得到国际业主认可。相信在未来,中国建造企业在国际建设领域的整体实力会越来越强。”王雷说。

  王生辉认为,中国建造企业要更好“走出去”,还要在几个方面继续发力。一是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在工程建设“走出去”的同时,推进中国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步伐,利用中国标准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二是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增强技术能力,在绿色建造、节能减碳等技术上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提质增效,提升中国建造技术含量;三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数字技术,提高项目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活动的数字化水平,加速中国建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进程。 (证券日报记者 向炎涛 见习记者 刘 钊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中国贸易报©凯发app的版权所有2006-201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