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周密 2023-03-16 10:14:17
全球油料作物是粮食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油料作物压榨的各类豆粕是饲养家畜和部分水生动物的重要组成,是食物链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油料作物,大豆以其优良的种植、运输、存储和压榨加工品质获得青睐,而阿根廷则是全球大豆市场的重要参与方。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阿根廷的大豆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两端都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平衡。
2022/23年度,阿根廷遭受了干旱天气的严重影响,大豆产量明显减少。事实上,位于南半球的阿根廷,其大豆的销售期从第一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9月。近3个销售年度阿根廷的大豆持续减产,美国农业部估计2022/23年度阿根廷的大豆产量将出现14年以来的新低(3300万吨)。而阿根廷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则更为悲观,将产量预计降为2700万吨,为2000/01年度以来的最低值。作为大豆的下游,压榨企业已经提前反应,阿根廷国内压榨能力也降至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阿根廷大豆产能和压榨能力的双双下降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对全球大豆、蛋白质粕类和植物油的贸易产生不小影响。
为了缓解国内大豆供应的紧张,2022/23年度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达到730万吨,创了历史新高,仅次于中国,排在全球第二位。而阿根廷的大豆进口商主要的来源则是巴西和巴拉圭。巴西去年的大豆产量创了历史纪录,大致弥补了阿根廷大豆产量下降的缺口。不过,阿根廷大豆产量下降的冲击依然可以观察得到,既有总量,也涉及流向和结构。受到阿根廷影响,全球大豆及其相关产品的贸易总量在去年有所下降。其中,豆粕贸易同比下降了100万吨,价格随之上升,而且部分需求已经向其他类别蛋白质粕类(如花生、油菜、葵花籽、棕榈、椰子、棉籽等)发生了转移。2022/23年度的全球豆油贸易,受阿根廷和美国市场价格上升的影响,同比也减少超过2%。阿根廷大豆油出口下降,巴西则快速增长。但巴西可能会在3月增加生物燃油中强制添加豆油的比例。如果从目前的10%有所增加,则可供出口的豆油会受到影响,进而使得各国进口商不得不更为依赖其他品种的植物油。
大豆是中国进口的主要油料作物,相关国际贸易供需关系的变化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值得关注。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了10.7亿美元的非转基因黄大豆,进口量为169万吨。相比而言,当年进口的转基因黄大豆则达到了601.6亿美元,进口量为8938.9万吨。按照单价计算,当年进口的转基因黄大豆为每千克0.67美元,比非转基因黄大豆还要高4美分。中国在2022年的非转基因大豆的进口来源国分布较广,达到9个。其中,从俄罗斯、美国、贝宁和加拿大的进口额占比最高,分别为35.8%、28.2%、16.1%和13.3%。单价上俄罗斯的非转基因大豆平均为每千克0.55美分,比美国的要低4.7美分。转基因黄大豆主要进口来源国是巴西和美国,分别占到当年进口额的62.0%和31.3%,而单价上巴西转基因黄大豆要比美国的每千克高3.9美分。
虽然从进口来源地看,中国自阿根廷直接进口的大豆均为转基因大豆且数量不多(2022年进口额占比仅为4.0%),但阿根廷大豆减产的影响仍不可忽视。从单价上来看,阿根廷大豆的进口单价为每千克0.66美元,比巴西大豆低2.5美分。养牛业作为阿根廷的传统重要产业,近年来也保持了较快增长,推动阿根廷国内豆粕需求量的持续增加。作为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都是大豆主要产地,且各国间贸易受关税影响不大。阿根廷国内压榨需求会转移至其他南方共同市场成员,进而放大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压榨行业也属于资本密集型,大型加工企业集团不仅通过规模化加工降低平均成本,而且在上游生产、物流仓储和下游销售网络上不断延伸。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大型压榨企业的市场影响力,使得中小压榨企业的生存空间面临更多挤压。中国要保障自身的粮食安全,在稳定供应链、维持良好的产业竞争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生物多样性国际协作。既要与供应链相关利益方共商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模式,保持经贸合作的经济可行和参与者的稳定获益,又要促使各方更负责和理性种植,避免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害,防范和降低植物物种单一化对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风险。(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