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凡 2022-08-18 08:51:42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在8月17日举行了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2年8月),对我国7月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发布了专题报告。报告指出,与pmi、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固定资产投资等几个指标相比,我国在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方面的表现相对亮眼。
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增长16.6%的较高水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范志勇在发布报告时说:“截至7月,今年已经创造的贸易顺差超过4800亿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只有不到3000亿,可以看到国际贸易的顺差有了比较快的积累,这对稳定gdp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外资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7200亿元人民币,增长率是17.4%,折合成美元的增长率达到21.8%。范志勇认为,我国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还是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一些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增长率仍然在30%以上,像韩国、美国、德国这样一些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国家仍然保持比较高的对华投资。
“这表明在全球经济困难时期,中国对全球的资金仍然具有比较大的吸引力,这代表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比较强的信心。”范志勇说。
但是在吸引外资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外资企业面临着中美经贸关系不确定的背景下,美国单方面出台政策,在敏感技术领域不断提高壁垒,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对eda工具等四项技术实行新出口管制,希望美国相关产业链搬回美国或者是回到美国友好的经济体。
“能否搬迁取决于商业界和跨国企业本身。跨国企业之前几乎没有太多搬迁的念头,因为中国提供的机遇非常大,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是最近的调研发现,他们产业链搬迁或者至少重审产业链的压力有所加大。”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介绍了他们团队调研的发现。
该团队调研了414家跨国企业的结果显示,跨国企业在亚洲的投资意愿出现了重塑的趋势。尤其是在国际地缘政治情况变化的当下,这些企业对备份产业链的重视程度有所上升,有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想法。这些企业希望未来增强政策的可预期性,让其看到中国经济恢复的长期性趋势。
在范志勇看来,下半年的工作依然要高度重视国际经贸环境的变化,“我们不要对国际经贸环境的改善有太高的期待,虽然我国的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状况相对比较有利,但也要注意到贸易摩擦短期难以缓解,甚至还有进一步恶化的情况。美国最近宏观经济数据非常不乐观,代表了全球经济加速进入了长期停滞状态,这对我国发展环境会产生长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