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李华清 2017-11-23 09:24:21
日前,秘鲁基础设施商会主席冈萨罗在中拉国际博览会的主论坛上透露,秘鲁在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将需要600亿美元的投入,在医疗方面需要200亿美元。
乌拉圭卡内洛内斯省省长亚满都·奥尔西则在论坛上说“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是拉美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他坦言自己在工作中“每天都要面对本地区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迫切需求”。拉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缺口大,但项目通常采用ppp模式,让不少想要从拉美基建项目中分得一杯羹的中国企业望而却步。
随着中国基建市场的渐趋饱和,不少企业寻求国际出路,拉丁美洲的基建蛋糕引起中国企业的兴趣。国内的基建项目通过采用总承包方式,企业完成工程设计、建设,交付验收就可以收到工程款,但拉美的基建项目通常采用公私合营模式(也常称为ppp模式),需要企业与当地政府共同经营项目长达二三十年时间,逐渐回收利润。这意味着参与拉美基建项目的企业不光需要具备建设施工能力,还需要具备项目运营能力。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方式的资金回收期长,拉美毕竟是海外环境,投资风险明显增大。资金和风险的压力,难免让中国企业犹豫。
“我们双方的智库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存在的差异,我们已经正在携手帮助大家来解决问题。”清华大学拉美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陈涛涛教授如是说。据她介绍,在拉加经委会和拉美开发行的协助下,清华大学拉美研究中心曾在前年和去年在中国和拉美地区为几十家中资企业和银行举办了两场关于拉美ppp机制的解读会。为降低中国企业在投资拉美方面的风险和缓解资金压力,中国还单方面出资设立了两个针对拉美地区的基金。
“现在是中国企业投资拉美的最好时期。”陈涛涛在论坛上乐观地说。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海外投资必须要一方有能力,一方愿意接受,才会出现良好结果。毋庸置疑,中国对拉美地区有投资的意愿和能力,而拉美比较欢迎中方的投资,愿意跟中方讨论、细化那些领域比较有投资前景。陈涛涛指出,全球化进程到了今天,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开放不一定会得到好处,对境外资金态度谨慎。而拉美国家对跟中方合作意愿强烈,中国企业的能力也见长,这种情况下,投资合作更有可能达到双赢。对于中国企业对拉美的投资贸易,陈涛涛认为,只有了解需求才能更好合作,中国与拉美地区除了经济上的交流外,还应促进文化等维度的交流,营造更好的商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