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2017-09-25 10:04:27
希腊神话中,宙斯拒绝给人类为了完成他们的文明所需的最后一物:火。但机敏的普罗米修斯想出一个办法:他摘取木本茴香的一枝,走到太阳车那里,当它从天上驰过时,他将树枝伸到它的火焰里,直到树枝燃烧。他持着这火种降到地上,并带给了人类。
之后,违背宙斯旨意的普罗米修斯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火神赫淮斯托斯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宙斯饶恕你。”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归还火种!”
为成全他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普罗米修斯,赢得了世人永远的尊敬。
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也有这样一个试图从太阳那里“盗火”的人。
他的名字叫李河君,在中国曾被“首富”,经过近两年的沉寂后,他埋头产品研发携可以从太阳那里源源不断盗火的“神技”以及一系列民用化产品强势回归。
他和他领导下的汉能集团,或许正在开启人类利用薄膜太阳能的一个崭新时代。
发生在这位现实版的“普罗米修斯”身上的故事绝对可以称得上一部传奇,精彩而励志,他的故事带给我们无限的启迪
希望,你能从以下的文字中收获答案。
“我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
2015年,对李河君而言注定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
这年3月,47岁的李河君以330亿美元的净资产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地区首富;这一年的5月20日,港股汉能薄膜遭遇黑色20分钟、股价断崖式下跌,李河君的身家瞬间蒸发了1167亿港元......
这个“黑色幽默”,对李河君而言有点大、更是猝不及防。
人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前进。
真正的勇者,一定是那些哭过长夜、又笑着拥抱黎明的人。
对一直在质疑声中前行的创业者李河君来说,这次“事故”无非是对自己的又一次考验,也,仅此而已,何况今天已经是一个传奇“故事”。
预测一个人的未来,一定要先看一下他的过去。
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发生在李河君身上的那些曾经的传奇。
李河君,广东客家人。1991年他从自己的大学老师那里借款5万元开始下海创业,几经起伏,到1994年算是小有成就。这时,敏锐的他从家乡广东河源发现了建水电站的商机,并迅速切入。
从那一刻起,李河君找到了一辈子想要干的事:清洁能源。
“其实,我是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李河君如是说。
九十年代初,民营企业刚刚被获准可以进入水电领域,作为先行者的李河君从小型水电站做起,然后是中型水电站,一时间也可谓风生水起。
2002年,李河君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机会,也是他遇到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重大的挑战。
彼时,李河君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随“光彩事业”赴云南考察期间,了解到当地待开发水电项目众多,前景无限广阔。他用最短的时间组织可行性调研,并很快拿下了规划中的6座百万级千瓦的水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总投资将高达750亿元!
他等于是放了一颗卫星!消息一出,质疑声顿时四起。有人主观断定李河君根本就没有能力开发、其实就是想“倒项目,卖批文”。随即,项目在国家有关部委审批的过程中也“卡了壳”。这时候,李河君的韧劲上来了,他据理力争,最后惊动了国 务 院,有关领导指示说“可以给他个项目,让他试一下嘛”,于是李河君最终保住了6座水电站中的一座:金安桥水电站。
规划中的金安桥水电站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金沙江中游、地形复杂的横断山区,规划装机容量300万千瓦,需投资200亿元人民币。
项目虽然在手上了,但其实有一百个理由李河君是做不成的:银行不看好、贷款拿不到;开始的项目负责人没信心、选择离开了;有国企要溢价收购、让李河君拿钱走人......
“我当时需要扛住像磨盘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的资金压力”李河君如是说。
他变卖了之前数年积累起来的几乎所有值钱的水电项目,孤注一掷,硬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2010年3月金安桥水电站第一期24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创造了一个民营企业建设大型水电站的奇迹。到现在金安桥水电站已经运营了7年,每天可以为汉能贡献1000万元的现金流。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来源于法语,原意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
很显然:此一役,李河君完成了从一个商人到一个企业家的蜕变。
但李河君并没有选择守着金安桥这头“现金牛”过起安逸的富豪日子,他深谙企业家精神里还有一个关键词叫:永不止步。
其实,在他的第一个传奇里,已经悄然孕育着属于他的第二个传奇。2006年,李河君当选为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当时国内民营企业涌现了很多光伏发电企业,李河君却很是看不上,甚至断定光伏发电没有前途。他说,光伏发电一度电的成本是3块钱,水力发电一度电的成本才一毛钱,根本没得比嘛。
但李河君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永远对心生事物充满好奇心。经过三四年的观察、学习和思考,他对曾经的定见有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用他的话说就是:太阳能才是真正的大能源,是未来唯一能替代传统能源的必由之选!
当时,太阳能光伏发电有两种技术路线,一是晶硅,二是薄膜。晶硅因为技术相对成熟,进入门槛低几乎是当时国内光伏发电企业的唯一选项。
你可能已经猜到:不走寻常路、立志转型做光伏发电的李河君果断选择了后者。
这其中,自然,藏着他的远见。
“我预见并笃定了一个未来”
这是李河君的第二次“大冒险”。
“我也深知这是一次冒险,但我可以承受最坏的结果:如果薄膜太阳能在汉能手里没成功,也就相当于我们水电站十多年没发电!”李河君掷地有声的话语背后,是他对汉能以薄膜太阳能开创人类新能源时代的坚定看好。
“薄膜一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未来方向。你可以把薄膜想象成一片树叶,直接吸收太阳光谱就可以转化成电能;又轻又薄,关键是还可以移动。人类真正掌握了这一技术后,能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造福当世,利在千秋!”理想主义者李河君8年前对他的同事们如是说。
但为什么自1980年代就有人矢志研究薄膜太阳能,但到了2009年前后大多光伏企业仍然选择晶硅路线?主要原因是:相较而言,薄膜太阳能技术门槛很高,需要更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技术研发,这两道屏障其实已把许多潜在进入者挡在了门外。接下来剧情的发展也并没有出人意料:汉能依靠8年来累计投入的100亿美元巨资!关键是这期间,汉能遭遇了2年前股票被做空且停牌至今的巨大考验,而结果是汉能让越来越多的了解和加入到薄膜太阳能事业中,已经成长为全球技术最先进的薄膜太阳能企业!
方向定,靠笃行。
虽然认定了薄膜化、柔性化是太阳能发展的终极趋势,但拥有薄膜核心技术的企业和人才都在欧美国家,尤以美国和德国为最。汉能要想实现弯道超车,谈何容易,只能:买买买!
其时,李河君遇上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2010年前后,美国页岩石油开发技术获得突破,一时风光无两;原先一直在苦苦探索中的薄膜太阳能企业这时更不被市场和投资人看好;慧眼独具的李河君果断出手,迅速拿下了美国的miasol 、global solar energy ,以及alta devices公司。按他的话说是“抄了个底”,加上之前收购的德国solibro公司,汉能一举成为在薄膜太阳能技术领域的执牛耳者。
不仅如此,汉能还祭出了技术和人才整合的妙招,使得麾下收购企业在各自技术领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2016年,汉能在薄膜太阳能领域新创或保持了5项世界纪录:alta devices公司以量产组件效率24.8%、单结电池最高转换率28.8%和双结电池最高转换率31.6%创下3项世界纪录,并得到了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办公室的认证;miasol公司新一代工艺量产冠军组件效率达到18%,是目前全球溅射法铜铟镓硒(cigs)柔性组件最高效率;solibro公司量产冠军组件效率达到16.97%,为共蒸法cigs组件量产世界纪录。
或许读者诸君对以上技术术语不甚了了,但没有关系,李河君的一句话可以让你明白汉能的技术到底有多牛:“凭着目前我们的技术,未来5-10年汉能在全球是没有对手的!”这底气没有实力岂敢如此自信!
还有一组数据也可以拿来做引证:当今世界薄膜太阳能领域的多数高端人才大多已被汉能网罗,其拥有的包括顶尖科学家,硕士、博士,副高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超过2000名;汉能还在国内和美国、德国、瑞典等地设立了8个研发中心,在全球拥有的核心专利达1820件,其中54%是发明专利。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象牙塔”里的成功并没有让李河君沾沾自喜,为了让“天下尽知”、让薄膜太阳能技术尽早造福世人,汉能又投入了巨额资金解决了薄膜太阳能量产的最后一个拦路虎——高端装备制造。
前段时间,有一位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到汉能参观,他说:全球现在差不多有1000个大的行业,很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但自宋代以后没有几个是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但是汉能现在正在创造一个崭新的、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行业,而这个行业又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想象力,确实应该为汉能点个大大的赞!
能受天磨真好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苦心孤诣、历尽劫波、凤凰涅槃后的李河君又将还世界一个怎样的惊喜?
用薄膜太阳能颠覆“住”和“行”
一如李河君果敢的风格,汉能薄膜的民用化进击之路也是雷厉风行。
“一个伟大的企业,她的使命一定是要去改变这个世界,通过源源不断创造和传递出的价值,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有着如此宏大抱负的李河君,对周围的质疑、甚至嘲笑,向来都置若罔闻,他在带领汉能一步步去践行自己的使命。
瓦,出自于陶土,经火淬炼,成为中国建筑中最具象征意义的符号,更凝结着华夏民族先人的智慧和美学思考。
自有考证的3000多年的使用历史上,瓦的功能一直没变。
但现在,李河君要用瓦来发电,并给它取了一个很中国的名字:汉瓦。
在7月29日“汉瓦上世发布会”的现场,李河君如数家珍,揭开了汉瓦的神秘面纱:
汉瓦采用高强度玻璃材质,将轻薄、柔性,厚度仅为数微米的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芯片,通过夹胶封装工艺精密封装在玻璃内层中,可最大程度地接收太阳光谱;同时面世的汉瓦有曲面、平板、倒c型三种款式,并有边瓦和脊瓦等配套瓦,可以实现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建筑审美设计的完美结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汉能的曲面瓦,它不仅具有传统瓦片的遮风挡雨、保温和装饰功能,还自带诸多“酷科技”,在隔热、防火、防渗水、抗冰雹等性能方面都比传统瓦片更强。汉瓦还具备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摄氏零下40度到零上85度的环境下都可以正常发电。
再来了解一下汉能曲面瓦的产品参数:每片汉瓦功率30w;尺寸长70厘米、宽50厘米、高4厘米;每片汉瓦重10公斤,有青、黑两种颜色。汉瓦芯片的转换率可达到17.5%。
据李河君介绍,每安装一片30瓦功率的曲面瓦,所达成的减排效果相当于在地球上多种了一棵树,而1gw(100万千瓦)薄膜太阳能装机容量,相当于减排大约100万吨。现在中国市场每年销售10亿平方米瓦片,如果全部换成汉瓦,那么每年的潜在装机容量可以达到100gw,减排大约1亿吨,相当于多种了40亿棵树,可谓功德无量。
汉瓦潜在市场巨大,仅中国每年的潜在市场规模可达到1.4万亿元以上,随着汉能承诺的逐步降低成本(汉瓦目前售价为每平方米1390元)的努力,其真正走入千家万户的日子应将为时不远!
其实在汉瓦之前,汉能利用薄膜太阳能在颠覆“住”的领域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尝试:采用汉能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部大楼薄膜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项目”在8月份“2017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上刚刚斩获“2017年度中国分布式能源优秀项目特等奖”,这也是社会对汉能利用薄膜太阳能技术颠覆“住”这一最贴近民生领域、不断矢志进取且接连取得佳绩的一次认可和鼓励。
世界已悄然进入移动互联时代。
能源可移动的时代是否也会同步来临?这是李河君在薄膜太阳能民用领域要立志实现的第二个梦想。
继今年5月份与摩拜单车等共享单车企业合作为其提供薄膜太阳能充电板之后,8月23日,汉能集团旗下子公司美国阿尔塔公司又与德国奥迪股份公司签订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是推出薄膜太阳能全景车顶凯发网址的解决方案;未来将逐步研发利用薄膜太阳能技术为奥迪电动汽车提供主动力。
汉能握手奥迪,其实是汉能计划用薄膜太阳能颠覆“出行”宏大计划中的一朵小浪花。利用薄膜替代充电桩,车辆可以边行驶边充电——这不是梦,是一个立马可以触碰到的现在!
“用不了多久,从天上的卫星、无人机,到地上的汽车、共享单车,你旅行中的背包、帐篷,你形影不离的手机...,所有这些载体都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而且可以被储存、被交易、被共享,这就是移动能源时代。”
“薄膜太阳能带来的分布式和移动能源将最终把依赖石化资源的传统发电供电方式替代,让人类实现真正的能源自由!”
说出这番话的李河君从容、淡定,他所描绘的那个未来美好世界,仿佛正在我们的眼前徐徐展开......
后记
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有一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意思是,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意志,发起自己的意愿,并执着地将它坚持下去,才有可能得遂所愿。
李河君说:如果我知道这是正确的,我就会努力去做,我不关心别人怎么看。
李河君不仅坚定如山(决断力),他还兼具鹰一般的敏锐(洞察力)和猎豹一样的果敢(行动力)。
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他的两次传奇。
李河君说;希望有一天,汉能可以成为我们国家的一张名片,就像苹果之于美国一样。但他也坦陈,汉能目前产品应用开发不足,产品供不应求,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也还没有形成下游应用产品生态圈。他表示自己就是“首席产品官”,要打造更多的爆款产品、让其惠及更多的人们是全体汉能人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更是一个必须达致的使命。
李河君的偏执已经运用在自己身上。据汉能的一位高管转述,李河君对自己的反省是非常彻底的,不仅如此,他还要将他的这种反省推及整个公司:“天天反省工作、天天反省管理、天天反省思想”,李河君希望“反省”变成公司的文化。每天李河君再忙也抽出两个小时、每周不少于两本书的习惯坚持看书学习,厚厚的笔记本上记录满满的心得。
在一个企业家漫长的奋斗征程中,能做成一家成功的企业,已实属不易;要缔造一个伟大的、受人尊敬的企业,则是难上加难。
但李河君已经立下了宏愿:用薄膜太阳能改变世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让中国领先一把!
一片空旷无垠的沙海,万籁俱寂,广袤之上唯见星光闪闪,数以万计的太阳能光伏板星罗密布,供应着地下数十层的超验实验室的高速运行......
这是2014年上映的科幻电影《超验骇客》中的一个画面,电影中太阳能光伏板背后出现的“hanergy/汉能控股集团”的字样,相信给很多科幻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梦想正在照进现实。(文/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