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凡 2023-02-28 08:08:32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中指出,要稳住对发达国家出口,扩大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提高出口附加值,扩大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巩固拓展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出口优势,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发挥好中欧班列作用,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跨上了新台阶,特别是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在2022年迈过了4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其中,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一纵一横的运输大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开行中欧班列1.6万列,发送货物16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75.6万标箱,同比增长18.5%。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需要倍加珍惜。今年恰好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围绕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等展开讨论,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展望未来。特别是在国内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站在更高层面来看待中欧班列对于我国外贸发展、对外开放所起到的作用。
一是推动全球贸易货运方式多元化。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贸易伙伴。2022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9.4%,占外贸总值的32.9%。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联系日渐紧密、产业分工日益深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量还将继续增长,铁路运输每标箱货值逐步增加,物流成本将会逐步下降,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推动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在国际贸易运输服务当中的地位,引领陆路贸易发展潮流,甚至改变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现有格局,在极大丰富国际贸易运输服务供给的同时,也将为我国参与或主导制定陆路国际贸易运输服务标准积累有益经验。
二是打造沿线地区互利共赢新格局。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来看,国际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间品贸易占比逐渐提高,目前国际贸易的70%以上都是中间品贸易。尽管当前全球贸易受到逆全球化思潮、单边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全球通胀等因素影响,供应链、产业链重构,但终究回不到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就能单独制造出某件产品的时代,供应链、产业链协作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与海运不能让两个港口间的其他地区参与贸易相比,中欧班列沿线各站点之间都能产生贸易流量,更适合中间品贸易的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的不断深入,沿线各国都可以依托中欧班列这一通道,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在为中欧班列提供货源的同时,也发展了当地的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让当地产品进入国际大市场。
三是培育我国内陆对外开放新动能。在海运主导国际贸易运输的时代,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港城市,这些海港城市成为所在国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阵地。同理,在陆路运输优势凸显的情况下,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将使得中国内陆地区形成几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陆港城市,成为内陆开放枢纽。加之口岸的不断落地和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的赋能,这些国际陆港城市的物流、人流、资金流、数据流都将进一步集聚,促进陆港—产—城相融合,不断提升产业国际化程度。随着我国铁路网的不断完善,国际陆港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铁路运营的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到4.2万公里。这意味着,接入铁路网的众多内陆城市都能链接到国际市场当中,形成以点带线、由线带面的发展势头,为我国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是提升我国外贸企业国际话语权。以往国际贸易通过海运进行时,环节较多且复杂,由于中国有实力的跨国物流运输巨头较少,中国的企业往往只能掌握出港启运前的环节,而非全流程或大多数环节,贸易过程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中欧班列等铁路运输方式却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工厂(园区、仓库)到工厂(园区、仓库)这样的“门对门”布局,让中国企业能够更直接地与合作方交流,甚至触达市场末端,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此外,这种方式更容易满足客户定制化、个性化、少单快返的需求,与跨境电商等外贸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更匹配。当然,反向操作也更利于外方企业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
总之,随着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铁路运输的高质量发展,全球国际贸易运输服务体系将更加丰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进一步融入到全球分工体系,国际陆港城市将带动我国内陆对外开放,我国企业的话语权也会得到极大提升,这一切都将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甚至影响全球经贸格局的变化。
面对未来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我们不仅要升维思考,更要降维行动。这就要求我国在继续加大对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支持力度的同时,还要提升班列运行质量,优化班列运力布局,健全内陆城市对外开放平台,提升内陆城市加工贸易产业水平,积极培育外贸新模式新业态,推动陆港—产—城有机融合,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