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范丽敏 2022-07-29 08:51:45
科技成果转化多年来始终是横亘在中国产业升级路上的难题。企业在繁忙的生产中对看不到明确收益的产业转化,难以重资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手握成果却多数止于发表论文、申报成果和申请专利。先发国家对逐渐强大的中国产业集群心生忌惮,中国要想在全球产业链微笑曲线上逐步攀升,就必须要依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不断实现产业化,那么,到底谁应该对提高产业转化率付出?
不久前发布的《2021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中的一连串数据却让人眼前一亮:去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5.4%,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近3年来呈上升态势;作为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46.8%,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高校院所专利转化运用成效同样令人振奋:2021年全国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达2.7万次,同比增长33%,是全国专利转让许可总体增速的近2倍。
为什么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之时,我国专利转移转化率却走出了一条上升曲线?
笔者以为,关键有三。
其一,多年来我国在政策引导和制度供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2016年,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瞄准转化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逐个发力,部署8个方面的26项重点任务;2017年,《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首次提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概念,我国至今已布局建设11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布局支持420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去年和今年联合财政部分别印发《关于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 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通知》《关于做好2022年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深入推进专项计划实施;新《科学技术进步法》将科技成果转化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最新的改革实践上升为法律;新《专利法》创设了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以促进供需对接、提升谈判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些推动专利转移转化的制度性举措引导作用强,实施成效显著。
其二,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压力新挑战,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活力保持强劲。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32.5万家,同比增长20.3%;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为210.7万件,同比增长22.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在国际上,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样毫不逊色,华为、oppo、京东方、平安科技、腾讯、小米、深圳大疆等13家中企去年跻身全球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人排行榜前50位,其中华为连续5年居于首位。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既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也是创新成果的使用者、受益者。企业创新强劲,必然促使更多专利产业化,转变成现实生产力。
其三,高校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升。长期以来,在专利转移转化方面,我国一直存在着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的“两难”问题。事实上,这种状况此前同样困扰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例,为了打破这一困局,该校于20世纪70年代首创了技术转移机构模式,即学校统一管理专利事务,由学校出面申请各种发明专利,再把专利许可给企业,这给学校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借鉴学习国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探索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等,5年来共建立超过500个,打通转移转化通道,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在总结教育成就时介绍说,10年来,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2000多项增长到15000多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增加了接近十倍,实现了质、效、能的同步提升。
在科技日新月异之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连接科技和经济之间的纽带,是我国实现从知识产权大国到知识产权强国转变的重要一环,也是从经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转变所必须攻克的关键战役。
现阶段,我国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专利转移转化状况保持活跃,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稳中有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效显著。在我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厚植转化沃土,科技之花必将结出更多更饱满的产业化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