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特约评论员 秦夏 2019-01-31 09:07:18
随着90天谈判周期的日益临近,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于1月30日至31日访美,举行中美经贸问题高级别磋商。中美工作团队如何在共同推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的基础上继续就彼此关切的各种经贸问题展开深入磋商受到全球关注,更让外界对后续尽早达成一致的谈判结果怀揣期待。
在1月初副部长级别谈判刚结束不久,中美双方紧接着进行副总理级别的谈判本身就传达了一个信号:双方都希望并努力促进取得阶段性谈判成果。与此同时,在公布此次谈判消息时,美方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磋商结束之后会见中方代表团,更让外界感到美方对此次磋商达成更多共识的信心,并借此向外部释放更多乐观信号。因此,我们期待中美工作团队能够在双方元首共识的指引下,尽快形成更多解决双边贸易问题的共识和办法,从而化解已经持续快一年的中美贸易摩擦,让中美经贸关系尽快回到可预期、可确定的轨道上。
不管是解决政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合则两利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对于中美贸易问题的解决而言也是如此。此次中美双边经贸磋商可从美国政府“停摆”到“重启”的过程中借鉴不少东西。首先,在美国政府此次“停摆”事件中,特朗普政府最终向国会“服软”,从而暂停了长达35天的政府关门。在此次美国两党零和博弈的谈判过程中,紧张与压力同在,成本与利益并存,没有一方能够自始至终保持强硬。毕竟事易时移,外界条件的变化都是每个谈判方必须关注和不能忽视的。在此次中美经贸磋商的大背景下,美方强劲增长的经济和高歌猛进的股市都在2019年面临此情不再的形势,经济预期的不断下调让美联储放慢甚至改变了不断加息的步伐。2018年美国超高额外贸逆差的现实以及近期来自经济数据的压力不能不让执政以来习惯于“患得患失”的特朗普政府重新摆正位置,这才是磋商前美方不断释放对中美谈判积极信号的原因所在。
美国政府“停摆”过程中,在对两党各自议案投票中,不少共和党议员支持民主党方案的行为令特朗普倍感压力, 也成为政府最终关门的致命一击。不同的利益代言和价值取向超越了党派立场的争执,说明铁板从来都不是一块。在中美贸易问题上,美国内部从来没有停止过反对的声音,从来也没有消除过对华贸易政策的分歧。尤其是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在2018年出口巨减让美国农民和农场主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可能影响未来特朗普政府连选连任。诸如此类的利益差异使得美国经贸谈判团队从来没有形成稳定的一致立场,温和派和强硬派的争执不下实际上也为谈判最终取得妥协留下更大的腾挪空间。
美国这一轮政府关门与中美贸易战谈判十分相似,美国政府并没有放弃要求,只是给双方的有效谈判提供了缓和的基础。从美国国会应对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对不合理、不可接受的要求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坚持最初的立场,并始终不会动摇。因此,在中美经贸磋商中,已经画出的底线要始终坚守之,不能改、不会改的坚决不改,但对于可接受、可调整的问题则表现出足够的灵活性,因为合作才是最终达成协议的基础,而磋商的最终目标应当是达成一个有利于双方的可接受的协议。
在此次中美经贸磋商前,美国标普公司已获准正式进入我国开展信用评级业务——央行对美国标普在华全资子公司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予以备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宣布接受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评级业务的注册。这是中国主动调整外资政策、扩大金融领域开放又一具体事例,既体现了中方对尽早解决中美经贸问题的务实态度,更是中方历来对国际谈判结果守诺履约的具体明证。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次谈判能够朝着尽早达成双方可接受的协议迈出更为坚实的一步,中方对未来严格执行和落实协议内容一定会不打折扣,从而让中美贸易在2019年回到平稳有序发展的轨道上,对全球经济贸易的稳定与复苏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