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投资方式 合力拓展海外市场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钱颜 2018-09-18 09:14:36
9月15日—16日,2018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第十届中国对外投资洽谈会(下称外洽会)在北京举办。在外洽会开幕式及主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外资司巡视员王建军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增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实现了较快增长。
“目前境外中资企业达4万家,遍布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雇用外方员工超过130万人,每年向投资所在国缴纳各种税金超过300亿元,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的改善。”王建军表示。
谈及今年上半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王建军指出,首先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中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收购、并购或绿地投资,加速开展对外投资的步伐,助推产业加快升级。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140起,分布在41个国家,16大行业,实际的交易金额261亿美元。
其次,对外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近两年来,中国的非公有经济控股主体占境外投资主体的70%,中国对外投资的80%集中在世界前20大经济体。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应的投资也日益增多,上半年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和批发零售业对外投资占比分别为32.6%、15.8%、11.5%、9.5%,同时企业的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有效遏制,房地产、娱乐业没有新增对外投资项目。
最后,境外投资效益不断显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经营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70%以上的境外投资企业实现盈利或盈亏平衡。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5年来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大批中企抱团出海,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据王建军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与世界上10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49份“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文件,签署的国家扩大到了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中东欧国家实现了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中国和有关国家积极开展规划的合作和对接,例如中蒙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规划都已经完成,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捷克、老挝、匈牙利等国也签署了相应的国际合作规划,下一步也要继续开展规划的合作。
国家开发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刘勇指出,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机制创新要对症下药。结合中国产业发展和重点目标市场因地制宜,因国施策,做好总体的布局和顶层设计。要和各国发展的战略对接,实现合力。二是模式设计上要增强造血的功能,分享中国在发展方面的强大动力与经验,把造血功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非洲的资源变资产,资产变为资本,资本变为财富。三是加强与第三方合作,在合作当中注重分享发展的成果和机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心,加强与世行、联合国经委会等国际组织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等要素的融合发展。四是防范汇率风险,建设风险防控体系。选择币值稳定、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作为结算的货币,发展跨境的移动支付和本币的结算,运用好中国和有关国家签订的人民币互换的协议,同时建立信用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的发布机制,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一个风险的判断。
王建军强调,中国企业应遵循国际规则,恪守当地法律,履行社会义务,为东道国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希望有关国家在市场准入、标准互认、执法互助、税收优惠等方面为中资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使中国企业与世界各国企业开展的投资合作更加活跃,更加密切,最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