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东洋 2023-08-11 09:20:24
“随着目前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合作的不断加强,世界著名乳制品企业纷纷在中国‘安营扎寨’。同时,伊利、蒙牛等中国乳制品企业也选择到国外投资建厂。”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美菊日前在世界奶业大会上表示,中国乳业已成为国际融合程度较高的食品产业之一,我国在饲料种植、奶牛养殖、技术装备、科技研发、产品加工等全产业链中都体现了国际合作。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介绍说,2014年至今,伊利帮助合作牧场奶牛的日单产由21公斤增加到33.2公斤,平均每年降低养殖成本4亿多元,帮助合作牧场增收近114亿元。截至今年7月底,伊利为约12000户产业链凯发app的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扶持,累计融资金额超1300亿元。另外,伊利推出了5款“零碳”产品和5家“零碳”工厂,目前正在构建零碳产业链,目标是到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
蒙牛总裁卢敏放说,从现在到2030年,蒙牛将打造可持续的草业、牧业,把旗下所有工厂改建成绿色工厂,让“可再生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达到50%,引领全产业链奔向净零碳目标。据悉,蒙牛集团的中国首座符合“灯塔工厂”标准的奶业工厂已经建成,人均效能比蒙牛传统工厂提高了20倍。“未来蒙牛还将兴建一批世界级的灯塔工厂、智慧牧场,用数字化、智能化重塑奶业乃至整个营养健康行业的生态。”卢敏放称。
“当前,中国奶业正在逐步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体系,并在高产奶牛繁育技术、自主菌株研究以及可持续包装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潘刚说道,但奶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对整个行业来说挑战巨大。比如,我国在奶牛优质种群建设和遗传改良方面仍有不足,乳品深加工体系还有待完善,因此中国奶业要加快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并通过构建全球智慧链,打造创新高地。
蒙牛集团现代草业有限公司总裁黄勇强表示,目前中国乳业工厂和牧场都非常成熟,但是在草业上却存在短板。奶业全产业链是“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对于草产业企业来说,我们应承担起补链作用,助力中国奶业振兴。种质资源是农牧业的“芯片”,解决种业短板问题需要多个科学领域联动,对技术要求比较高。
刘美菊表示,我国奶业依然存在养殖成本高于世界平均价格、技术研发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关键性原料依赖国外进口等短板。对此,她表示,我国乳业需要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并依托自然条件、优惠政策、营商环境等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携手全球奶业企业创新合作,在共同推动世界奶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