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左宇坤 2022-05-26 08:45:48
近日,全球化妆品行业领头羊欧莱雅,在中国首家投资公司官宣“落沪”。这一国际美妆巨头的在华大动作,成为了当下外资涌动的缩影。
疫情阴霾下,众多跨国企业并未偃旗息鼓,而是加速布局、争相出牌。而中国市场,依旧是他们加码的热门选择。
“美美与共”,美妆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欧莱雅此次宣布选择在上海设立其在中国的首家投资公司——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欧莱雅方面也表示,欧莱雅中国是欧莱雅集团到目前为止唯一一家设投资公司的分公司。
该投资公司落户在上海市奉贤区的东方美谷核心区,由欧莱雅集团的战略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公司bold提供支持,通过欧莱雅的全球生态系统支持初创企业发展。
这也是上海复工复产期间,首家世界500强跨国企业签署的在华投资项目。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表示,这是欧莱雅对上海和对中国的坚实承诺,也是对中国市场发展的长远信心。
费博瑞坦言,就目前环境而言,企业生产的确还面临一些不确定性,但一季度,欧莱雅集团仍然保持了稳健增长,尤其是欧莱雅中国两位数的业绩增长,超过美妆市场的平均水平。他表示,欧莱雅对中国市场依然信心十足。
无独有偶,另一大美妆品牌资生堂也于近日在国内设立了首个专项投资基金,“资悦基金”重点关注美妆、健康等前沿市场新兴品牌,以及上下游相关技术服务公司的投资机会。
时间再往前追溯,联合利华、妮维雅母公司拜尔斯道夫等国际美妆巨头也都曾针对中国市场,通过投资、孵化等方式进行布局,在新锐市场展开掘金争夺。
“跨国企业在疫情情况下依然选择上海,选择在华扩大投资,这充分体现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也体现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强大吸引力。”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束珏婷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外商投资环境会越来越好,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每天落地1.5个大项目,引资稳步增长
落子中国市场的,当然远远不止“美丽行业”。
有的企业,在中国开足马力。
辽宁沈阳,华晨宝马铁西工厂里悬空的流动生产线上,每55秒左右就有一辆新车下线。不远处的新工厂里,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两座生产车间,去年年底接连竣工验收。数据显示,2021年,宝马在全球市场共交付约252.2万辆汽车,其中在中国就交付了84.6万辆。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创新市场之一,宝马在中国建立了除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体系,今年将在沈阳和张家港启动两座全新工厂。”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将带来更多机遇,宝马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始终保持乐观。
有的企业,在中国扩容创新。
德国默克计划在无锡高新区的制造基地追加1亿欧元投资,进一步扩建默克亚太地区首个一次性技术产品制造基地。此番“加码”无锡的投资项目计划于2024年前投入运营,并将创造近千个工作岗位,“扩容”之后的无锡制造基地也将成为默克生命科学全球三大制造中心之一。
“投资无锡是默克扩大自身‘全球足迹’的重要战略举措。”默克执行董事会成员及生命科学首席执行官matthias heinzel称,预测生物工艺市场未来五年将保持强劲增长。其中中国市场增速将超过20%。
有的企业,在中国着鞭争先。
近日,大华银行(中国)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将作为首家外资银行落地临港新片区。
大华银行方面表示,落子临港是大华银行中国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和临港新片区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持续深化互联互通业务所做出的又一战略决策,体现了其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前景的信心。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新增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185个,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全国外贸产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外资扎根的“强心针”和“定心丸”
“相对而言,国际贸易更看重当下市场的供需,而国际投资则更看重一个经济体的长期基本面与长远发展潜力。”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研究员白明认为,面对挑战,我们的市场潜力巨大、支持举措有力有效、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给了外资持续加码的理由。
“开放的中国大市场,必将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为吸收外资明确了政策方向。
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介绍,从2017年到2021年,连续5年修订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外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分别由93项、122项减少至31项、27项,在金融、汽车等领域推出了一批重大开放举措,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分析还认为,我国近年来持续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外商投资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全面施行,对外商利益予以根本性的保障,为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营造了更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面对疫情阴霾,及时有效的支持政策也是外资逆势“加仓”中国的重要原因。从2.5万亿元的历史上最高规模退税减税,到中央和地方减免房租、贷款延期等政策“组合拳”,为外资在华扎根打了“强心针”,吃下“定心丸”。
据束珏婷介绍,各部门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保障内外资平等参与政府采购、延长外籍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等,稳定了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
“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外商投资环境会越来越好,并非停留在口号上,中国吸引外资的承诺正在扎扎实实地践行。”白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