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东洋 2022-09-29 09:08: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能源、水利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有力地支撑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司长郑剑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符合国情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经验。
据介绍,我国铁路、公路等客货运输量、港口吞吐量、发电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位,西电东送电力流接近3亿千瓦。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调水突破50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2021年底移动通信用户数、互联网上网人数分别达到18.2亿和10.3亿,相当于10年前的1.8倍和2倍。
郑剑介绍,我国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整体效率不断提升,枢纽换乘换装效率进一步提高,枢纽机场接入轨道交通比例达到71.4%,铁路线路深入码头前沿,铁水、铁海、公铁、空铁联运规模不断提高。交通与新能源发展有效融合,国家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高铁和机场枢纽光伏发电设施加快建设。同时,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加速融合。京张高铁开启了中国智能铁路新时代,高速公路实现“一张网”运行,全国10余座自动化码头建成投运,数字航道基本覆盖长江、西江干线,234个机场实现了“无纸化”便捷出行。
“新型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副司长张志华表示,当前,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升级;二是融合基础设施加快布局;三是创新基础设施加快优化。
据介绍,过去十年,我国已建成光纤长度增长约2.7倍,移动通信从“4g并跑”到“5g引领”,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数据中心规模达到590万标准机架,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启动建设;已初步建成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 北斗导航定位三大系统构成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已经建成体系较为完备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的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32个已建成运行,部分设施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头连着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一头连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对于优化投资结构、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张志华表示,为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国务院今年6月出台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政策,近期又启动了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工作,这两项举措都将新型基础设施纳入支持重点。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加快启动实施,为稳定投资、扩大内需发挥积极作用。
为了更大力度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张志华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规划,指导电信运营企业统筹布局5g和光纤网络建设,完善国家算力网络布局;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弥合数字鸿沟,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