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作者: 2023-07-05 17:25:38
河南省粮食产能1300亿斤,占全国近1/10;每年调出600多亿斤原粮及加工制品,成为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中原粮仓。为进一步保护好大国粮仓,聚焦国家种业、粮食安全重大需求,河南省政府2022年4月出台《“中原农谷”建设方案》,打造要素共享、协调创新、具有独特品牌优势的“中原农谷”。
中原农谷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实施“一核三区”发展战略,总规划面积1612平方公里。其中“一核”指平原示范区全域,342平方公里,瞄准世界前沿,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一流农科“芯”城。东区打造粮食产业经济集聚地。西区以良种繁育为核心,打造高新技术转化集成区。南区以中央厨房产业园为依托,打造现代食品产业集聚地。
高标准农田
目标明确
中原农谷以建设国家农业创新高地为引领,聚力打造四大中心、两个示范区。四大中心:即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粮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两个示范区: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智慧(数字)农业示范区。
中原农谷建设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高地、十年进入全球一流的目标任务。2023年要构建完成“四梁八柱”,2025年四大中心、两个示范区初步建成,成为带动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示范引领区。2035年全球十强种业企业培育实现突破,打造形成千亿级种业、粮食产业集群,力争中原农谷科技创新力、产业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中原农谷强化战略引领、区域布局、创新载体支撑,包括打造种业创新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重塑要素聚集创新环境等五大重点任务,全力打造创新之谷、开放之谷、绿色之谷、智慧之谷、融合之谷。
六大优势
区位优势。中原农谷核心区位于郑州、新乡、焦作、开封四市交汇处,与省会郑州依河相望,六桥相连,是郑新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25分钟可达省政府,30分钟可达郑州高铁东站,50分钟可达新郑机场,辖区内京广高铁、济郑高铁、京港澳高速、郑焦晋高速、107国道、327国道四通八达,沿黄高速、郑辉高速、龙凤大桥、郑新快速路、轨道交通加速推进,未来将与郑州形成15分钟生活圈。
政策体制优势。按照“省级主导、市级主责”的原则,中原农谷作为河南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采取管委会 公司的架构体系,扁平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聘请农业、科技、金融、公司运营等领域一流专家,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中原农谷决策把脉问诊。中原农谷独特的体制优势,管理更加灵活,决策更加便捷。河南省直各厅局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产业、金融、人才、科技、要素保障等政策,中原农谷“1 1 2 n” 的政策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科研支撑优势。积极与国家、省级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加速一流科创资源集聚,两中心三实验室即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平原实验室全面入驻并已开展科研工作。
中原农谷已入驻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7个、院士工作站7家,中试基地10个、高校科研单位7家。中原农谷核心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农作物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
供应链产业园
产业集聚优势。多点开花的产业基础正在形成,聚集了先正达、中农发、牧原、登海先锋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种业巨头,中粮、正大、首农、五得利、等农业龙头企业在新乡建有育种和生产基地。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0家,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441亿元,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资源禀赋优势。中原农谷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地处黄淮海平原的核心区和南北分界过渡带,全年无霜期220天,日照时间2300个小时,是我国南北物种交叉种植和繁育的最佳试验场所。独特的区位和气候,形成了极具生态价值的天然粮仓,孕育了延津小麦、原阳大米等全国农业知名品牌。2022年,新乡市粮食总产达48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夏粮单产、总产增幅均居河南省第一,延津县冬小麦千亩方单产达到907公斤,刷新全国记录。
环境优势。中原农谷核心区以凤湖为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50%,拥有2000亩凤湖等七大生态湖泊,300公里生态水系蜿蜒其间;拥有126平方公里黄河滩区,万亩桃林、万亩花海、万亩槐林、万亩湿地。这里有企业所需的科研技术人才、有千亿国资平台和3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有全流程专业化的代办服务,全力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营商环境。
· 中展集团董事长林舜杰:已有近200家中外企业签约确认链博会参展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