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何诗霏 2023-02-28 08:29:35
一年之计在于春,丝路古道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同中亚五国关系正处于“三十而立”的黄金岁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广阔前景,合作正当其时。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合作的重点领域,在青岛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 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能源合作分论坛上,各位能源领域的权威代表、业界专家,以“能源产业变革,实现共同繁荣”为主题,通过深入的沟通、交流、对接,推动更多的合作,进一步开启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新篇章。
会上,由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与山东港口集团共同建设的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揭牌运营,该中心围绕能源交易、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服务三大主线,整合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国北方油气中心等平台资源,建成山东省统一的能源现货交易平台,助力上合示范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深度推动中亚五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
“自去年试运营以来,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推动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加速集聚,提升交易和流通效率,降低交易和物流成本,初步形成规模效应。”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栋介绍,截至2022年底,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会员企业累计开户61家,7家能源企业进驻并开展相关业务。
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建军表示,作为面向上合组织国家、辐射“一带一路”和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能源交易平台,该平台将着力打造中国北方最重要的能源交易中心,为国内国际能源产业链企业提供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交易场景和产品。
未来中国将继续同包括中亚在内的友好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分享发展红利,加强能源产业、投资等各领域的紧密合作,携手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能源合作步伐加快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是双边友好关系的“压舱石”、“稳定器”,能源合作历史悠久,基础牢固,成果丰硕。中亚天然气管道a/b/c三线、中哈原油管道,都是双方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成功典范,双边的绿色能源合作步伐不断加快,建设了中亚最大的风电厂——札纳塔斯风电厂,也建成了最大的燃气循环电站——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电站。
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副局长周宏伟介绍,自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多年来,双方共同实施了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复兴”气田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中国每年从中亚进口大量的管道天然气,中哈原油管道自正式开通以来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中国企业也积极参与了中亚地区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中国同中亚经济资源互补性强,无论是传统能源领域,还是新能源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
周宏伟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中国同中亚能源领域合作,巩固拓展油气领域合作成果,共同保障油气稳定供应,进一步深化全产业链合作,加大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运营合作力度,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共同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为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增长点,使中国同中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能源和经济领域合作格局更加完善、安全和稳定,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范例。”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关兆泉表示,山东同中亚五国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天然气利用全产业链建设等方面具有广阔合作空间。双方将积极打造高效服务平台,以更完善、更强大的功能,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确保合作稳定畅通。
深化能源合作正当时
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安丰全对深化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共促能源安全高质量发展。中亚国家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国、过境国和消费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愿与中亚五国共同落实去年9月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在撒马尔罕峰会期间发布的《关于维护国际能源安全的声明》,加强能源安全领域统筹协作,确保合理适度的上游投资,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保障国际能源资源运输通道安全与稳定,共同维护能源资源产业链的安全稳定。
二是共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成为全球共识。中亚国家普遍提出了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发展的目标,中亚地区清洁能源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期。中国是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具备非常强的设计、制造、建设和运维能力,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已在中亚地区开展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清洁能源合作项目,有力促进了当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国鼓励企业按照商业原则,继续深化在中亚地区清洁能源合作,鼓励更多项目落地,造福当地人民。
三是共推能源技术创新发展。创新是能源转型的第一动力。中亚国家能源转型处于快速起步发展阶段,能源技术创新需求大,双方合作潜力大。中国愿与中亚国家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合作,共同开展各类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强技术转移分享,扩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布局,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共同推动现代能源产业发展。中国愿与五国围绕氢能、储能、直流电网、数字能源、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工程示范和商业应用,以创新为突破口提高各方的合作水平。
建好能源合作服务平台
山东省港口集团在强化枢纽功能、打造港口生态圈,全方位助力能源转型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奉利称,港口是能源运输的一个关键节点。山东港口作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个港口群,去年完成了总货物吞吐量16亿吨,在新冠疫情的情况下增长了7.7%,集装箱突破了37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了9.4%,特别是原油,山东省港口大概进口了中国1/3多的原油,去年完成了2亿多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枢纽作用。
在畅通国际陆海大通道方面,在海向,山东港口总的航线数、集装箱班轮的航线数已经达到331条,其中外贸航线也达到了237条,可以通达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港口。在陆域一共布局的陆港达到了31个,现在海铁联运的班列82条,构建了通达全球的陆海大通道。国铁开行的“齐鲁号”可以到达中亚和欧洲,去年一共在山东开行了2057列,如果不算在陆港的积压,凭借西去东回的模式,已经成为了中国到中亚地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特别是港口作为一个中转,是从太平洋方向(日本、韩国来的货物),向中亚国家中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李奉利称,山东港口有非常完备的能源设施,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原油接卸码头管线和储灌设施。在绿色运输方式,比如公转铁、公转水、散改集,特别是油改管,管输已经占到了绝对的权重。去年油品管道运输完成了1.48亿吨,占油品吞吐量的56.5%。从节能减排方面来说,山东港口减少了碳排放135万吨。同时,山东港口也在不断探讨更加清洁的用能结构,比如一体推进“风光储氢电”,风能、光能的能源储备,包括氢能源的利用、电能的利用等。
李奉利说:“我们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国际性能源交易中心,包括国际高端能源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山东港口致力于为所有入驻客户实现端到端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不仅仅是一个贸易和物流服务,同时我们一定要构建上合组织 “贸易 交易 金融”的油气生态圈的综合服务。
发展能源凯发app的合作伙伴
“中石油等能源企业在中亚五国的能源投资、贸易,包括工程服务,以及配套的新能源产业,可以说是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五通的代表,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代表。”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如是说。
陆如泉介绍了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开发能源市场现状。一方面在国家高层,通过能源外交以及政策沟通,与中亚五国的战略规划充分对接,将“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发展行动战略,与土库曼斯坦的复兴丝绸之路战略,包括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相关的战略规划进行充分的对接。另一方面中国能源企业、能源工业的技术标准与当地的资源国、东道国的标准进行对接,比如中亚天然气通道、中哈原油管道相关技术标准与中国进行了有效的对接。
陆如泉称,下一步,将着力打造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一是要以硬联通实现沿线能源安全互保。要发挥中国与中亚的地理优势,保持现有的油气管道的运营畅通。提高清洁电力、油气等新能源的发展水平,建设若干小而美的项目,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化原则和国际惯例,打造若干风光项目,让互联互通变得更加顺畅。
二是要以软联通助推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加强中国与中亚五国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深度对接,加强战略规划的交流,了解双方的诉求和产业互补需求,打造“油气 新能源”的能源转型发展伙伴关系,发挥好中亚国家的传统能源优势以及新能源优势。
三是以心联通促成能源合作行稳致远。包括开辟人文交流的多元路径,推进民心相通,打造多元化、差异化的人才交流平台。